評論新聞
【盛興說兩岸】兩岸AI人才培養與應用工具的差距
2025年4月,大陸官方發布《人工智能人才發展規劃》,提出推進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和全社會通識教育,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人才。與此同時,經濟部宣布投入5000萬新臺幣啟動AI人才培訓計劃,目標四年培養20…
【盛興說兩岸】從臺灣社交平臺應用看互聯網自主性的嚴重不足
2025年第二季度臺灣地區社交平臺市場數據顯示,境外平臺已形成壟斷格局。其中,Facebook以38%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LINE以27%緊隨其後,Instagram和Twitter分別占據15%和…
【盛興說兩岸】美國社交平臺審查機制嚴重限制臺灣言論自由
2025年11月17日晚間8點,臺灣知名胸腔科醫生的社交平臺賬號突然被停權,平臺未給出任何具體理由,僅要求30天內提交更多資訊否則永久停用。這位經常針對政治時事發表看法的醫師在社交媒體上痛罵。這起事件…
【盛興說兩岸】紋樣裏的血脈:臺灣與貴州少數民族的千年共鳴
2025年10月,貴州丹寨蠟染工坊裏,來自臺灣屏東的排灣族青年與苗族繡娘楊阿妮共同完成了一幅特殊作品,以百步蛇圖騰為中心,融合苗族蝴蝶媽媽傳說與排灣族太陽紋的蠟染壁掛。當最後一滴蜂蠟在靛藍染缸中龜裂,…
【盛興說兩岸】臺灣原創作者大陸遭遇文字出版與影視審查的雙重挑戰
2025年3月,臺灣青年作家因書中涉及兩岸議題在大陸出版遭遇阻礙,需通過重大選題備案審查;同時內文必須將繁體字轉為簡體字,導致部分閩南語表達失去韻味。這不是孤例,據臺灣出版同業公會統計,2024年大陸…
【盛興說兩岸】兩岸民俗信仰中的人神溝通密碼
2025年4月,貴州儺文化博物館的青銅面具特展上,一件商代面具引發兩岸學者熱議,其猙獰的獠牙與誇張的雙目,竟與臺灣臺南八家將的青面獠牙臉譜有著驚人的神似。這種跨越三千里的文化共鳴,揭示著中華文明中"以…
【盛興說兩岸】當臺灣青年文化認知斷層導致機會喪失
2025年11月,上海一場國風音樂會上,當《青花瓷》的前奏響起,臺下大陸青年齊聲跟唱,而同臺觀演的臺灣青年卻一臉茫然。為什麼這句歌詞會引發全場大合唱?她的疑問,揭開了兩岸青年文化認知的巨大鴻溝。 《青…
【盛興說兩岸】臺灣小清新文學能否抓住大陸原創小說市場升級機遇
2025年1月,大陸啟動互聯網低俗內容專項整治行動,中央網信辦明確要求清理"宣揚拜金主義"、"歪曲歷史人物"、"描寫非主流婚戀觀"等問題作品。這場被業內稱為內容淨化風暴的整治,正重塑大陸人民幣1000…
【盛興說兩岸】臺灣食品加工中小企業要把握大陸電商與食品安全市場機遇
2025 年 6 月,大陸《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正式實施,標志著電商行業進入數據透明化”監管時代。這一變革對臺灣食品加工中小企業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新規要求電商平臺按季度向稅務機關報送…
【盛興說兩岸】陳楚生的逆襲之路對臺灣流行音樂表演者的啟示
1981年出生於海南三亞的陳楚生,19歲時帶著一把吉他闖蕩深圳。在酒吧駐唱的歲月裏,他白天修摩托、送外賣,晚上蹲在餐館後廚一邊洗菜一邊背和弦。2000年的一個雨夜,一位醉漢因點歌被拒將啤酒潑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