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新聞
AI浪潮與政策並行 北台灣商用不動產成企業落腳心頭好
示意圖(圖/pexels) AI熱潮來襲引發相關科技概念股飆漲,也促使台灣成為全球AI產業的重要研發重鎮,在擁有眾多尖端技術和人才下,吸引不少國際企業駐足。以科技業為首的自用型買方持續展現工作場所升級…
台北民生社區危老重建難 市議員籲放寬容積率
文/李科諺 台北市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已有30載,然而民生社區的重建進度仍舊緩慢,至今未完成任何危老重建項目。國民黨市議員秦慧珠指出,民生社區受容積率200%的限制,遠低於一般住宅區的225%,導致…
打房成效出爐了 專家:央行不會有新動作
文/李科諺 9月央行啟動第七波信用管制,限制非自用房貸的貸款成數及寬限期,並加強對各銀行房貸水位的控管,這些措施使得原本火熱的房市開始出現降溫跡象。 央行關注的三大房市指標——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房…
仲量聯行導入AI技術 百貨商場碳排減少6千噸
文/朱福山 環境部為加速實現2050淨零轉型目標,強制碳盤查的對象不再侷限於製造業,高用電的百貨、量販業、服務業、電信業、交通業以及學校等,預計也將自明(2025)年起納入強制碳盤查名單,顯示做好減碳…
2024房產「五類大事」
文/王奕淳 時序進入12月,2024年即將迎來尾聲,回顧今年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在先前的新青安專案助攻、台股突破20000點下,上半年不僅成屋交易量大增,更有預售案順勢推出促銷方案,整體房市價量俱揚。 …
房市寒冬 這「產業」竟成明星產業
文/李科諺 隨著央行祭出打房措施,房市熱度驟降,不動產市場的多頭局面可能即將結束,相關產業走勢分歧。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不動產業今年前9月營業額為1.5兆元,全年將可能達到驚人的2兆元,再創歷史新高。…
苦熬4年 「銀新未來城」終見轉機
文/李科諺 新北市府自2020年便積極推動三重「銀新未來城」BOT案,但4年過去,仍卡在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今年12月3日內政部專案小組終於達成共識,將送大會排審。 該基地位於碧華國中舊校舍,佔地2.8…
發哥談好宅》居住安全 靠建築斤斤計較支撐
文/戴雲發 一個好的房屋結構,應該是能讓大家住的舒適安全又安心,在天災來臨時又能確實保障居住者的每項細節自然必須「斤斤計較」。 大多數人在買房時較常注意外在可見的地段、環境、交通及價格等要素,最難檢視…
台中大基地建案 躍升房市新亮點
「台中市老人復健綜合醫院」預計2025年完工,該區房市迅速升溫,吸引不少知名品牌建商搶攻醫護買盤。圖/台中市政府 文/翁嘉妤 台中自從升格直轄市,受惠產業和公共建設等利多,升格至今13年已增加約20.…
充電樁法規未明 北市府擬安裝遭卡關
文/李科諺 坐落於台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的台北市政府市政大樓已建成30年,為與現代化接軌並延壽,北市府計畫在地下1樓停車場增設18座電動車充電樁,但當前中央對設置充電樁停車格的法規未定,有議員擔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