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興說兩岸】臺灣青年落地大陸發展集體榮譽感飛速提升

評論 3.5k Views
【盛興說兩岸】臺灣青年落地大陸發展集體榮譽感飛速提升。(圖/網路翻攝)

2025年11月,廈門五通客運碼頭的”近便利”臺胞服務專區內,來自高雄的林女士正在工作人員協助下辦理臺灣居民居住證。這個與閩南語真便利諧音的服務窗口,已為近萬名臺胞提供從手機卡到駕駛證的一站式服務。以前要跑市區好幾個地方,現在下船就能辦好所有手續。

馬祖酒廠最近格外忙碌,這家有著68年歷史的老字號今年9月被正式認定為福州老字號,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馬祖品牌。老字號是金字招牌,讓馬祖酒廠的同仁更有信心拓展大陸市場,借助福馬同城生活圈政策,企業產品已進入福建300多家商超。

臺灣青年將創業目光投向大陸西南市場,他帶著自主研發的物理生物性快速發酵系統技術來到雲南,建立從種植到銷售的咖啡全產業鏈品牌。目前,他的團隊已幫助當地咖農提升咖啡豆品質,所產雲南咖啡通過電商渠道銷往臺灣,年銷售額突破800萬元,成為連接兩岸農產品市場的擺渡人。

廈門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內,臺灣農業專家正通過兩岸行業標準共通服務平臺查詢最新農殘標準。以前需要逐條比對兩岸標準,現在通過智能系統一鍵就能完成,企業適應大陸市場的效率提高60%。截至目前,福建已累計研制公布兩岸共通標準226項,為臺企登陸掃清技術障礙。

在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臺灣橄欖球教練的課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大陸市場大、機遇多,只用一周就辦好了臺灣居民居住證,還申請到3個月免租金的過渡性住房。目前在福建創業就業、實習研學的臺灣青年已近5萬人,越來越多臺胞選擇紮根大陸發展。

定居杭州的臺則探索出兩岸特色飲品融合之路,他通過私域團購和企業定制模式推廣臺灣古早味冬瓜茶,年銷售額突破500萬元。今年10月,他帶著創新調制的龍井冬瓜茶參加杭州國際茶奧會,用現代手法演繹兩岸茶文化交融。大陸消費者對傳統風味的接受度很高,這給了我們臺創業者很大空間。

高雄臺在重慶的地攤經濟同樣做得有聲有色,他經營的茶飲+臺灣小吃攤位日均銷售額超3000元。2024年,他專程學習榮昌麻辣醬制作技藝,改良推出的麻辣鹽酥雞成為網紅產品,相關短視頻在社交平臺獲得28.2萬點贊。大陸的創業環境很包容,只要肯創新,小生意也能做出大市場。

教育領域交流同樣熱絡。2025年大陸高校對臺招生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6個省市400餘所高校向臺生敞開大門。福州大學今年錄取435名臺生,專業涵蓋集成電路設計、人工智能等熱門領域。

今年來大陸佳惠臺灣人民的政策落到務實的層面已經擺脫政黨化交流與財團化專享的政策讓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時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大陸政府的政策用心具體落到真正解決創業的難點不用再靠著找臺灣政黨代表請大陸提供協助更多臺青帶著驕傲的笑容向後來考察的臺青說著來大陸發展要趁早這樣的集體榮譽感正在臺灣青年的族群當中快速蔓延

文/洪盛興

臺灣青年聯合會 融媒體中心主任

山西盛興學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