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苗栗報導
圖:為恭醫院經神經外科醫師李文源院長。
70多歲陳姓婦人原是下背疼痛經友人介紹至為恭醫院就診,經神經外科李文源院長開刀術後恢復良好,回門診追蹤時,原下背痠痛和腳麻症狀已改善許多,但李院長卻發現婦人鼻子有一顆黑痣,其長相和一般黑痣不太一樣,警覺性高的李院長建議立刻切除,並安排病理檢查,結果報告發現,這顆痣為「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陳姓婦人感謝李院長的細心,否則她還以為這只是一顆新長出來的痣,不知竟是癌細胞。
陳姓婦人出現下背疼痛且延伸至右下肢的情況已多年,多次藥物治療仍未改善,經友人介紹至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神經外科李文源院長門診,隨即安排腰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第二至第三腰椎椎管狹窄症,即刻安排入院接受腰椎減壓椎弓切除手術及脊椎間支撐物放置手術,術後恢復良好,兩日後出院返家休養。在回診時,李文源院長發現陳婦臉上的痣不太正常,基於醫師的敏銳度,認為可能潛藏癌症危機,建議立刻手術切除,並做病理分析,報告結果顯示確實是基底細胞癌。
李文源院長表示,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但是比較不容易轉移,有70%到90%發生在臉部以及容易照到陽光的地方,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的話,可能會導致局部神經被破壞。大多發生在曝曬部位如臉部,手背及前臂,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在年紀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地方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還好它的惡性度較低,幾乎不會轉移,大多以手術切除即可根治。不過,如果不接受治療,癌細胞有可能深入皮膚的深層,損害附近的皮膚,使治療變得困難,增加皮膚癌復發的機率。但由於生長緩慢,往往不痛不癢且沒有症狀,因此常常被人忽視,患者如果太晚就醫,腫瘤可能會長大,而造成手術的困難。
李文源院長強調,基底細胞癌的主因是皮膚暴露在猛烈的紫外線下,雖然說皮膚是需要透過吸收紫外線來製造維他命D促進骨骼成長,但長期曝曬下,紫外線有機會破壞皮膚細胞內部的DNA,導致癌變,提醒在烈日之下仍要做好防護,避免紫外線直接對皮膚的傷害,也可減緩皮膚老化及降低紫外線帶來的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