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跨性困境:LGBTQI+不是精神疾病!相互理解最有愛

台灣

獨家報導 記者林墨卿/綜合報導

點子新聞主辦、台灣綠黨協辦的「跨性別者:人權議題的關鍵」座談會,今(18日)下午於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與多元族群一起共關注人權平等的重要議題。

11月20日是國際跨性別日,但在自詡為亞洲民主人權指標的台灣,對跨性別及其他多元性別者仍存在誤解、不理解,甚至是歧視。

以男跨女來說,想要在生理上成為想要的性別,必須服用賀爾蒙藥物、接著動手術。但根據中華民國現行法規,要從官方的「正規」管道取得賀爾蒙藥物,必須取得兩張精神科醫生開立的診斷證明書。而若要在法律上取得女性身分,即修改身分證上的性別欄位,除了診斷證明書之外,還必須要進行性別重置手術。

有些醫師會要求進行「真實生活體驗」。跨性別者必須依照主流女性之穿著、打扮生活一定時間,才有機會取得此證明。但有很多跨性別者在外表有顯著變化之前,其實是不敢高調的以女性裝扮上街的。

臺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理事長吳伊婷表示:「LGBTQI+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但社會上有許多意見領袖將LGBTQI+與精神疾病畫上等號,這不僅是對這個群體的不理解,更會導致整個社會的對這些族群造成傷害、甚至是歧視!」。意見領袖應該謹慎思考自身言論,避免將社會帶往分裂、歧視的情緒當中。

「Z色派對」主持人張竹芩說:「如果 LGBTI+ 學生在校園遭到不當對待,真正應該做的,是更加強落實性平或是,而不是把被歧視的人送去輔導。」LGBTI+ 族群在青少年時期就可能面臨身分認同壓力,但這不表示他們需要被矯正來融入社會,而是這個社會不應該讓少數族群感受到恐懼、污名跟歧視。如果出問題的是社會環境的話,那做多少個人心理諮商也都無濟於事的。

性別認同的多樣性並非僅限於接受性別轉換手術,就像丹麥的某些女性或台灣的曾凱芯老師一樣。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跨性別者,尊重他們的多元性別認同及對性別選擇的追求。每個跨性別者對於自己性別認同的表現方式不同,無論是透過外在的變裝或透過醫療手段,都應該尊重他們所選擇的平衡方式。


更多《獨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