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口舉行陳光標向台灣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物資交接儀式 兩岸同胞共築温情防線

大陸 6.9k Views
廈門港口舉行陳光標向台灣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物資交接儀式,3000萬元民生物資跨越海峽,兩岸同胞共築温情防線。(圖/花蓮縣紅十字會提供)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25年11月19日下午,廈門港 —— 海風輕拂的碼頭,一場跨越海峽的愛心傳遞在此啓幕。中國首善、全國道德模範陳光標通過台灣花蓮縣紅十字會捐贈的3000萬元民生物資,於19日完成裝船啓運前的交接儀式。台灣地區花蓮縣紅十字會總幹事陳玉秋、台灣地區高雄市紅十字會總幹事簡昭漢等一行4人出席儀式。這批包含3萬套羊絨大衣、1萬床棉被及600萬只醫用N95口罩的救援物資,將定向馳援花蓮地震災區,爲受災民衆送去禦寒保障與防疫支持。

大陸首善陳光標11月19日親赴廈門港口倉儲基地,和台灣花蓮縣紅十字會陳玉秋總幹事進行物資捐贈交接儀式,展現《兩岸根連根·都是中國人》!(圖/花蓮縣紅十字會提供)

此次捐贈的物資運輸堪稱“愛心接力”。11月17日,8輛長22米、寬3米、高3.5米的大型平板運輸車從江蘇南京啓程,滿載救援物資奔赴廈門港。物資清單直指災區當前最緊迫的需求:羊絨大衣與棉被針對花蓮寒流侵襲下的保暖痛點,醫用N95口罩則爲災後防疫築牢關鍵防線。據花蓮縣紅十字會統計,這批物資可覆蓋超4萬名受災民衆的基本需求,其中600萬只口罩足以支撐災區一個月的防疫消耗。

廈門港務集團爲物資運輸開通“綠色通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程優先保障,確保48小時內完成啓運,讓物資以最快速度抵達災區。”

大陸首善陳光標11月19日親赴廈門港口倉儲基地,和台灣花蓮縣紅十字會陳玉秋總幹事進行物資捐贈交接儀式,展現《兩岸根連根·都是中國人》!(圖/花蓮縣紅十字會提供)

交接儀式現場,花蓮縣紅十字會總幹事陳玉秋緊握陳光標雙手,動情表達感謝:“您的善舉不僅緩解了物資緊缺,更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並承諾後續將配合政府救災進度,分批將物資配送至各受災村裏,確保物資能夠用在最需要幫助的群體身上。

這份溫暖也穿透海峽,抵達花蓮民衆心中。社交媒體上,受災民眾紛紛留言:“地震讓家園受損,但大陸同胞的支持像家人般温暖”“寒流裏的羊絨大衣,比任何語言都有力量”“N95口罩背後,是兩岸血濃於水的真情”。

大陸首善陳光標11月19日親赴廈門港口倉儲基地,和台灣花蓮縣紅十字會陳玉秋總幹事進行物資捐贈交接儀式,展現《兩岸根連根·都是中國人》!(圖/花蓮縣紅十字會提供)

這並非陳光標首次向台灣伸出援手。自2009年莫拉克風災捐贈300萬元起,他已持續16年關注台灣災情:2011年春節率企業家團赴台發放1億元物資,2015年蘇迪勒台風後捐500萬元重建資金,2024年花蓮7.3級地震時更以1000萬元捐款成爲首位響應的大陸民營企業家。截至2025年10月,其累計向台灣捐贈款物超2.8億元,覆蓋風災、地震、水災等多類災害場景。

大陸首善陳光標11月19日親赴廈門港口倉儲基地,和台灣花蓮縣紅十字會陳玉秋總幹事進行物資捐贈交接儀式,展現《兩岸根連根·都是中國人》!(圖/花蓮縣紅十字會提供)
大陸首善陳光標11月19日親赴廈門港口倉儲基地,和台灣花蓮縣紅十字會陳玉秋總幹事進行物資捐贈交接儀式,展現《兩岸根連根·都是中國人》!(圖/花蓮縣紅十字會提供)

“慈善不是數字遊戲,而是責任與擔當。”陳光標在儀式上強調,“今後我將持續關注台灣清寒民衆,因爲兩岸根連根,都是中國人。”他特別提到,此次捐贈的羊絨大衣均採用環保再生材料,踐行其長期堅守的“綠色慈善”理念。

大陸首善陳光標11月19日親赴廈門港口倉儲基地,和台灣花蓮縣紅十字會陳玉秋總幹事進行物資捐贈交接儀式,展現《兩岸根連根·都是中國人》!(圖/花蓮縣紅十字會提供)

隨著交接儀式落幕,8輛運輸車緩緩駛向碼頭。貨輪汽笛長鳴,載著3萬套温暖、1萬床安心與600萬份守護,更載著兩岸同胞的深情厚誼,朝著花蓮的黎明啓航。正如陳光標所言:“愛心無界,大義永恒。願這份溫暖融化寒冬,讓兩岸同胞的心貼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