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科諺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稱北美館)2025 年有許多重點展覽,囊括兩檔重量級國際藝術家大展、六檔臺灣各世代藝術家個展及年底壓軸登場的第 14 屆台北雙年展等。
除了展覽策辦廣受好評,館方也獲贈藝術家家屬及藏家捐贈作品共 120 件,包括水墨、油彩、素描、攝影等,其中包 含何德來、倪蔣懷、洪美玲、邱紫媛、洪東祿等之作,增添藝術家創作歷程之不同階段藏品。
今年將推出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倪蔣懷(1894-1943)之紀念展。倪氏為臺灣近代西洋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1871-1945) 的首位臺籍門生,作品師承石川英式水彩風格,筆法氤氳、色彩清雅,曾連三度入選「臺灣美術 展覽會」;後經營煤礦事業之餘仍創作不輟,同時亦資助畫會活動、創辦臺灣繪畫研究所,竭誠 推動臺灣美術發展。展覽將以倪蔣懷家族近年捐贈的大量重要作品和文獻資料為基礎,更包含 多件未曾公開展出的作品。
北美館在肩負藝術與文化的同時,亦清楚全球環境變遷每個人都責無旁貸。明年登場的第 12 屆 X-site 計畫便是將材料再生利用列入評選條件之一,團隊「表層工作 室」的獲獎計畫《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其使用材質有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裝置的布質鋪面原料為回收寶特瓶再製環保紗,透過大範圍的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前的空間擴延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待展期結束,佔作品總重約一半的材料拆卸後可直接再次使用, 大幅減廢並促進營造物料的正向循環。
多檔藝術家個展,帶領觀者重新理解世界
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1964 年生於慕尼黑,以其大尺幅攝影聞名。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照片或影片,透過鏡頭角度與構圖,忠於原貌地複刻這些歷史畫面,之後將模型全數 摧毀、只留下模型的攝影,試圖重述所謂的真相。本展集結約 70 件作品,可以完整看到德曼如何處理攝影影 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以及他對當代社會中影像文化慣性與認知悖論的提問。
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的東南亞巡迴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 的好奇旅程」,將呈現他過去 30 年的藝術實踐,涵蓋裝置、繪畫、雕塑、攝影、錄像等多種形 態的作品。部分作 品的完整表達,更是取決於觀者的感知與行動,透過視覺、認知或操作賦予其生命,引導 觀眾重新審視日常中的無形之物,藉由作品介入展場空間,敏銳地挑動身體和感官的經驗。
「黑潮:賴純純回顧展」(暫名),展名「黑潮」象徵藝術家 創作純然而深邃、多變卻一貫的特質。賴純純(1953-)大學時期受廖繼春啟發,隨後赴日本求學,建立日後空間創作的基礎觀念。1980 年代,以純粹色彩 的抽象性排列,探討繪畫形式的可能,作品接連在「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等重要競賽展 獲獎。展覽將以四個子題梳理藝術家 1970 年代至今的創作脈絡,展出油 畫、壓克力繪畫、複合媒材繪畫、雕塑、裝置、手稿、影片與文獻等近百件作品。
年底壓軸:第 14 屆台北雙年展
第 14 屆台北雙年展將由山姆.巴塔維爾(Sam Bardaouil)和提爾.法爾拉特(Till Fellrath)雙 人組擔任策展人,二人現為柏林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 National Gallery of Contemporary Art)雙館長,他們具備藝術史、劇場、經濟和政治等多重專業知識和文化背景, 擅長以不同視角思考展覽與城市的緊密關係,探索地方歷史與國際對話的潛力,並藉由開創性 公眾活動與當地社群建立連結。第 14 屆台北雙年展將從臺灣層層交疊的歷史切入,以展覽、表 演、現地製作、論壇等各種公眾計畫為基礎,試圖捕捉流淌在個人記憶和集體意識中難以言喻 的連結,以感性的思維重新建構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北美館2025年群新匯聚 重磅展覽不間斷 帶領觀者交織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