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不平/美中權力競爭的未來之策(蔡鎤銘)

評論 777 Views
天下不平/美中權力競爭的未來之策(蔡鎤銘)

獨家報導 蔡鎤銘/評論

自2018年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發表了「反華演講」以來,美中之間的權力競爭已經明顯存在。儘管2023年11月舉行了美中領袖峰會等暫時緩和的跡象,但美中之間的權力競爭仍在進行中。這場競爭已涉及到多個地區和議題,其中台灣更是成為了焦點之一。

在2023年11月舉行了「拜習會」之後,中國似乎已經順應了美國不想進行多方面作戰的願望,而美國則希望避免與中國進行正面衝突。

距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截至2022年2月24日已經快滿兩年了。與俄羅斯的意圖相反,烏克蘭並沒有在短時間內被完全佔領。然而,對俄羅斯等國實施的經濟制裁被認為已經給予了俄羅斯重擊,但對於能夠自給自足的俄羅斯來說並不致命。

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控制的加薩地區對以色列發動了大規模攻擊,導致實質性的戰爭狀態持續存在。與此同時,位於黎巴嫩的真主黨也對以色列發動了攻擊。坐落在葉門的胡塞武裝組織對穿越紅海的船隻進行了襲擊,被認為是對應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的行動。哈瑪斯、真主黨和胡塞武裝組織被認為得到了伊朗的支持,而以色列則表示,如果伊朗開始核武裝,將會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因此以色列和伊朗仍處於敵對狀態。

由於美國支持以色列,目前美國不得不在東歐和中東開展兩線作戰。儘管在一對一的戰鬥中,美國仍然被認為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在多線作戰中能夠保持軍事上的壓倒性優勢。如果中俄在軍事上展開全面合作,美國單方面應對將不會是一個萬全的局面。

目前,台灣成為焦點是眾所周知的。與美蘇冷戰類似,美中權力競爭最好不需要直接軍事對抗,但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不可排除。台海局勢是否會演變成軍事衝突,或者像當年美蘇冷戰那樣沒有直接戰鬥而結束,取決於雙方領導人的能力以及軍事控制的情況。

當前,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主席在各種場合都表明要統一台灣,並未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然而,根據2024年1月13日台灣總統選舉的投票結果,民進黨的賴清德已當選為未來四年的台灣領導人。儘管他沒有宣佈獨立,但已貼有「務實台獨」的標籤,這可能被認為是統一台灣的障礙。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於2021年在國會發言,表示中國有可能在2027年之前入侵台灣,這使得台灣局勢具體化。然而,幾個月後,美國軍方最高將領密利上將(Mark Milley)表示,中國還沒有掌握能夠控制整個台灣的軍事能力。另外,有報導稱美軍內部已經流出了一份台灣危機備戰的文件。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不斷加強在台灣周邊地區的軍事作戰能力,而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優勢相對下降。美中之間的權力競爭對台灣和世界政治經濟產生長期影響。雖然當前世界各國的供應鏈和經濟相互依存,但傾向於「去風險化」而不是「脫鈎」。

美中爭霸戰爭可以看作是以中俄為中心的陸上力量與美歐日等海上力量的衝突,與心臟地帶有所重疊。
目前,焦點所在地是歐洲地中海和「廣義的亞洲地中海」周邊地區。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是否會導致大國之間的軍事衝突,或者像美蘇冷戰那樣,大國之間不會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這對於預言者來說是不確定的。

烏俄戰爭和台海危機屬於後者,但可能存在擴大為大國之間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然而,考慮到當前的陸上力量核心中國的人口趨勢,到21世紀中葉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結局。中國已經步入人口減少階段,而下一個人口大國印度預計將繼續人口成長。人口將是未來影響軍事和經濟方面盛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中之間的權力競爭具有多樣性和動態性,未來可能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模式。面對著地緣政治的變局和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各方動態,努力尋求穩定和平的解決方案,以維護地區和全球的穩定與繁榮。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淡江大學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更多《獨家報導》